跳转到内容
返回

如何识别和处理事物

发布:  at  04:22

越重要越需要冷静

一件事物的重要程度体现在你对待它的方式。不是你频繁去感知它的存在,不断确认它的状态。

而在于什么呢?在于你如何把它吃透,把它内化为自己的体系,把它的经历作为自己人生经验中的一部分。

例子

这么说可能有点抽象,举个例子,你现在快要考试了,而你还没有充分的把握能考过。 此时你需要做的不是“哎呀马上要考试了,怎么办”或者“学不会啊,时间来不及了啊”这种不断感知末日来临给自己频繁制造焦虑和紧张情绪。 这会导致不断的负面暗示,给自己加深“我不行,我做不到”的烙印,让自己进入自我怀疑的阴暗漩涡。

正确的做法是什么?是让自己平静下来,客观地把它摆在自己面前,准备好撕裂它,给自己建立成就感。 你去彻底了解,它到底是什么。比如它考哪些内容?你哪些知识点没掌握?哪些知识点自己还不能串联起来以解决复杂场景下的问题?

知道自己的目标任务之后就简单了,第二步就是拆解,撕碎它们,将它们转化为多个碎片化任务。 这么做有三个好处:

1 你会更彻底了解大任务的全貌,会养成统筹大局的能力

2 更小的任务更容易执行,不会有太大的心理负担,效率更高

3 不断完成任务的成就感本质上是构建自信体系的重要一环,通过强化这种信念,以后遇到任何事情都有信心搞定它们

学会,并迎接自信

真正的掌控感,来自于“内化” 当你不再只是被动地感知它的存在,而是主动拆解、吸收、攻克它时,它就不再是外在的压力,而变成了你能力的一部分。

重要的不是“它有多难”,而是“你如何把它变成你的经验”。

每一次你吃透一个难题,都是在构建自己的内在自信体系。这种自信不是盲目乐观,而是基于实实在在的行动和成就。它让你相信,未来无论遇到什么,你都有能力拆解它、消化它、搞定它。

所以,下次当你面对一个看似艰巨的挑战时,别急着焦虑。

先冷静,再拆解,最后——让它成为你的一部分。



Previous Post
下一篇文章
看<漫士沉思录>视频有感